烏魯木齊晚報7月11日電 在我國通信行業傳來捷報:以通訊與智能結合為標識的6G核心技術邁入重大突破,4G、5G通信鏈路有希望具有6G的傳送水平。
在我國首先構建了國際性第一個通訊與智能結合的6G場外實驗網,完成了6G關鍵場景中通訊特性的全面提高。中國通信學會10日在京舉辦的“信息論基礎:傳統和現代”學術會議上,一項新成就的出臺深深吸引業內眼光。
已有的傳統通訊技術,逐步逼近基礎理論極限值,碰觸容積提高難、遮蓋成本相對高、系統軟件能耗大等新技術“吊頂天花板”,怎么突破這一牽制是業界關心。 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專家教授李懷精英團隊根據通訊與智能結合的諸多核心技術,構建了國際性第一個通訊與智能結合的6G場外實驗網,證明了4G、5G鏈接具有6G傳送水平的可行性。
相對于5G,6G具有更高速度、更低延遲、更廣的聯接相對密度,還可以實現通訊和人工智能、智能感知系統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術將改變通訊,6G都將推動人工智能技術高速發展。李懷表明,人工智能技術將進一步提升通信的感知力、語義理解水平。泛在互聯通信的6G又將人工智能的觸須延伸至各個領域各角落里。二者結合將加快產生數字經濟的業態創新。
本文僅供讀者參考,任何人不得將本文用于非法用途,由此產生的法律后果由使用者自負。如因文章侵權、圖片版權和其它問題請郵件聯系,我們會及時處理:tousu_ts@sina.com。
舉報郵箱: Jubao@dzmg.cn 投稿郵箱:Tougao@dzmg.cn
未經授權禁止建立鏡像,違者將依去追究法律責任
大眾商報(大眾商業報告)并非新聞媒體,不提供任何新聞采編等相關服務
Copyright ©2012-2023 dzmg.cn.All Rights Reserved
湘ICP備2023001087號-2